餐饮业现有两大坑别再盲目往里跳
装修,今天你的餐厅装成什么样,明天我的餐厅就能装成什么样;如果不是因为多看了一眼门牌上的名字我还以为进的是同一家餐厅呢;打折,今天你的餐厅打五折,明天我就敢打三折,甚至一些餐厅为了一时的聚客效应还打起了一折,试问这么低的价格咱们还过不过了?商业综合体,你进我也进,不进好像就会被落后挨打一样……”。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已在餐饮行业绝非个案 。
“如果在这样下去很多餐饮企业都会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每年的韩国小姐选美比赛一样,选来选去怎么都长一个样子,还以为是自己脸盲呢”口湘堂创始人陈登斌一语道破了现今餐饮业面临的尴尬,餐饮行业不知不觉已经深陷两个大坑里。近日记者在长沙对口湘堂创始人陈登武进行了专访。
第一个坑:“快时尚餐饮已经趋近饱和,你还是想想在做吧”
这两年随着外婆家、绿茶全国性的火爆,带动了整个快时尚餐饮版块爆发性的发展,仔细观察快时尚餐厅和小米手机的定价形式如出一辙,都是通过接近于成本的定价,由此来打开市场以获得更多用户的亲睐。本身这种定位来看是成立的,30—40价位的消费能有这样时尚的感强的装修环境,再加上服务保障,因此在快时尚餐厅创立初期获得了大批粉丝的喜爱。
30—40定价区间的餐饮企业已经成为重灾
但是问题来了,当所有的餐厅都一窝蜂的转型于快时尚,把价格定位为30-40元的价位区间时,这个市场本身就充满了激烈竞争。同样的装修、同样的菜品结构再加上一样的价格、对消费者来说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是感受到就餐的同质化。
就拿小米的手机举例,成本800元,卖价900元。很多做手机的看小米模式比较好于是乎都跑来模仿,却发现800的成本是做不下来的,因为自身的品牌议价能力没有那么强,量也没有那么大,成本肯定就高过了800元,那这样你卖的价格就要高于小米,然而你的产品品质、营销都高不过小米,所以结果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认为定位在30——40元的这个区间的快时尚餐饮,已经不值得餐饮人再一窝蜂的往里跳了。经过这一年的市场分析调研、讨论最终将我们口湘堂的客单价定位为60元左右,因为只有60元这个区间才能让我们成本和毛利水平维持平衡,也只有这个区间才能保证好食材的新鲜度,也只有这个区间才能支撑我们的发展,否则没有利润一切都无从谈起。
同质化的装修已经让我们成为了脸盲
李家小馆的创始人李伟就曾经说过:“中国餐饮人有一个可喜的能力,那就是越来越喜欢学习;但同时也有着一个可悲的能力那就是抄袭。现在你随便去一个商业综合体里,长的都一和韩国美女一样一样的,没有自己的特色,顾客吃完一顿饭,出了门不看门牌都以为进的是一家餐厅呢。
就比如上次在北京我路过一家正在筹备中的餐厅,远远的看起来就是“很久以前”,装修的一模一样,可能就连很久以前创始人宋吉来了也不一定能辨出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门店,仔细走进去一看连挂在外面的招人的说辞也一样“狠文化管理,我们只招最狠狼人……”然而,我定睛在一看原来这家餐厅叫狼爱上羊。同质化的装修已经让我们变成脸盲了,那消费者又会如何?
第二个坑:商业综合体过剩是看似很美丽的待嫁新娘,娶回就后悔
商业综合体在最近的五年有了兴起,由于近年电子购物的出现对传统百货发起了不小的冲击,为了能够把这部分丢失的顾客找回来,很多的体验版块就加在了商业综合体里,比如说儿童乐园、电影院、KTV等等。确实在早些年因为商业综合体数量非常少,一个区域人群就能支持这个购物中心,由于停车非常方便又可以去买衣服、做美容、看电影、还可以吃饭需求都可以在综合体里得到很好的满足,所以很受顾客的亲睐。
北上广城市商业综合体还未饱和,二三线城市已严重超负荷
近两年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一大批百货开始转型做商业综合体、还有一大批做房地产的企业也纷纷的转型做购物中心,突然一夜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购物中心,这其中有国字头的、也有地方的也有刚刚进入的,而且体量一个比一个大。那么问题就来了,市场的需求是相对固定的,但是购物中心数量越来越多,势必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北上广可能例外,它的基数大人流量大,很多在一线城市地铁口的购物中心都非常的旺。据我了解就拿上海来说 2900万人口, 其中有1900万为外来人口,本地人1000万左右,我们通过调查其中这1900万外来流动人口中70%是不在家吃饭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北上广的购物中心,实际在增加几个也还难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说接近平衡,但如果在继续这样开下去北上广也出问题,当然北上广的租金也会更高。
我们再来看二三线城市,就拿成都地区来说购物中心的数量是全球最多的城市,而成都的人口却显然没有北上广人口多,本地人口一般都在家吃饭,而流动人口并没有北上广多。所以,我觉得接下来几年购物中心一定会出现大问题,确实扩张的太快了。
比例失调的购物中心,将会出大问题
另外一方面,购物中心给到餐饮的比例越来越高了,之前可能是15%-20%,现在因为零售版块效益不好,现在把接近50%的体量给到了餐饮。我们拿一个中等规模体量的购物中心来说的话,如果它的体量是10万平方,给一半就是五万平米给到餐饮区来说,一个购物中心就有100家餐饮,那如果这个区域有3—5个购物中心来说,那就是500家餐饮,500家餐饮企业开在一个区域进行竞争,结果可想而知。能赚钱的可能仅仅是某几个品牌。
所以我个人认为第一我们要理性看待购物中心火爆的场景,试想一下未来的三到五年它会如何?当你旁边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的时候,现在你的生意火爆的购物中心是否还能吸引客流,新开的购物中心是否能切分原来购物中心的客流,达到一个盈亏平衡的客流。
另外,你是否了解星期一到星期四购物中心购物逛街的究竟是哪些人?经过理性的分析你就知道购物中心的人气怎么样,可能就会谨慎很多。
总结:现今的快时尚餐饮竞争已经是非常惨烈的市场,并不提议在这个时候一窝蜂的扎进去,就像小米手机成功一样,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去卖手机,但是我们却并不知道小米背后最大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你要进入快时尚餐饮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复制的竞争能力,无论是在供应链、成本控制、品牌议价能力、管理、产品研发都要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你才可能在快时尚的版块占有一席之地,否则的话它可能是巨大的一个坑,把你埋在其中。
未来是做街边店还是做商场店没有正确的答案,购物中心只是看上去很美丽的待嫁新娘,然而等你真正娶回家的时候却没有那么美,这个时候你想离婚却发现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