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餐饮创业者都是热闹死的!请记住这10条忠告
当问到巴奴毛肚火锅的杜总,进入一个新市场如何做判断时,他说问自己几个基本的问题:那里的消费者吃不吃火锅?想不想吃更好的火锅?巴奴的火锅好不好吃?如果这三个基本问题没有问题,那就是做的快慢问题,不是生死问题。
定战略,做决策往往不需要高大上的理由,而恰恰是回归初心的尝试。初心坚定才不随波逐流,尊重常识才能避免弯路。
几元到十几元的低客单价餐饮们,该醒醒了
现在看来,便利店出现在餐饮老板的对手名单上已经是确凿无疑了。白领早午餐、社区早午晚餐是便利店餐饮的主要消费场景,针对年轻主流消费群,所以,与这些场景相关的早餐、社区餐饮、低客单价外卖这几类餐饮将受影响。
几元到十几元的低客单价餐饮们该醒醒了。711,全时等超市们无论采购成本、供应链、网点布局、标准化,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的餐饮企业,随着食品工业发展,餐饮对超市的产品优势也越来越小。低端料包外卖企业日益艰难。
餐饮业正在经历两级现象,经历一场大洗牌
那么,谁会被洗掉?谁又能被洗出来?
我把现在的餐饮老板大体分成三派:年轻网红派、少壮实力派、传统保守派。
中国餐饮正处在一个揭竿而起的革新时代,对标麦当劳千亿美金的市值,中餐还没有一个超过百亿人民币的品牌。巨大的落差就代表巨大的价值和机会。
“四无”餐厅可能导致“五无”
做餐厅不能一味摆脱对人的依赖,无服务员、无收银员、无采购和无厨师,有可能变成第五无:无顾客。
一个餐厅是以软硬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会引导出冰火两重天的不同气场。餐厅智能化,不是非此即彼,不应该是盲目干掉服务员,而是优化和提升服务体验,做增量。不是谁取代谁,而是用互联网的高效来提高顾客价值体验,提高餐厅人效。
餐饮业卖的是餐饮、卖的是服务,也可以卖的是生活方式,但唯独不是作为支撑系统的智能概念。
所谓竞争,拼的是认知壁垒
原因有三:“互联网思维”的外衣;产品壁垒低;营运基础薄弱。
做产品有三种商业模式,一是流量,第二留存,第三商业化。这是完全的互联网模式。先把顾客吸引过来,再通过复购率的提高,把顾客留下来,第三条商业化,例如挖掘付费深度等。
在产品本身的壁垒之上,还有一层不可忽视的存在——认知壁垒。即如何打造顾客对品牌的认知程度。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拼的就是这种认知壁垒。
餐饮业的跨界入侵、降维攻击其实一直都在
餐饮业做的大的头部品牌老板,极少是一些“真正的餐饮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外行。海底捞的张勇、巴奴毛肚火锅杜中兵、西贝莜面贾国龙、王品集团戴胜益……我们发现,我们现在才讲的跨界入侵、降维攻击其实一直存在,甚至从来都是。
为什么边缘和跨界能获得更大成功,原因至少有两个:不盲目遵从于某种传统“核心价值观”;不局限本行业,善于连接其他行业的思维和资源。
80%的创业者都是热闹死的
我曾说过,80%的创业者都是热闹死的,创业团队做的80%的事很有可能是无用功.....其实,我想强调的是,要打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持续的沉淀、投入和输出,拒绝戏剧化。
吴晓波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一定不是来自于心血来潮,也不是某一刻的灵感迸发,而是必须要维持对一份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它的好奇心,对自我的更新和管理。马云说:稳定、可持续、可规模化的才叫商业模式,否则只是商业活动。
没有品牌符号、没有标签记忆、没有反复强化、没有持续深挖的品牌传播行为都是无用功。品牌塑造,本质上就是对消费者认知的持续占领和不断升级。
做餐饮4个失不再来的机会
品类的品牌化机会,品牌的资本化机会,新零售重构商业模式的机会,行业格局洗牌的机会。
这四个机会目前还处在窗口红利期,但如果现在不抓,越往后推移,越难抓。
老将死于趋势
消费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品牌化消费,也就是消费者会首选有品牌形象、品牌感觉、品牌口碑、品牌个性的商品和商家进行消费。
品牌LOGO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入口,抢占着消费认知,决定着消费选择。没有品牌感、没有品牌符号、没有品牌认知和口碑将很难获客。
传统中餐有大量的品牌化机会。品牌化、标准化、现代化,是对传统餐饮最好的保护。老将死于趋势,时间会淘汰曾经合理的存在,趋势会边缘化曾经的英雄。
“一体两翼”是成功的基因
什么是一体两翼?一体是门店体系,两翼是供应链体系和渠道体系。是否具备一体两翼的基因,是考量餐饮能否做成大生意、有没有投资大价值的三个标准。
品牌力决定餐饮企业的高度,供应链体系决定餐饮企业的宽度。店面未动,供应链先行,你有多大的雄心,你的供应链体系就应该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