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上央视 揭秘小餐馆如何月入70万
“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现身CCTV,为观众揭秘“饿了么”如何帮助餐厅降低创业成本,实现规模增长。
前几天,CCTV经济频道《财经周刊》栏目的专题报道《微报告:互联网+餐饮风口下的变革和调整》向观众介绍了一家叫做“小厨小菜”的餐馆。
这家看似普通餐馆位于北京大钟寺地区,周围都是老式住宅小区,离最近的主路步行至少要十分钟,地理位置十分偏僻。餐馆老板李剑算过一笔账,如果只做堂食,餐馆每天必须翻台九次,才能实现营收平衡。
2012年,李剑了解到一家位于北京理工大学附近的餐厅在入驻“饿了么”以后,每天的订单量达到了300单左右,而当时的“小厨小菜”每天只能做100单。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李剑决定和“饿了么”合作,从此站上了“互联网+餐饮”的风口。
借助“饿了么”的平台优势,李剑的餐馆很快就覆盖了餐厅周边的写字楼和高校,渐渐火了起来。
上线“饿了么”之后,小厨小菜”的餐厅面积变得越来越小,厨房面积变得越来越大。每天中午,“小厨小菜”是这样的景象:在接到“饿了么”的订单后,后厨员工完成菜品烹制,分装员工把菜品一一打包分装,配送员工把打包好的菜品放进外卖箱,再送到附近的写字楼和高校。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让“小厨小菜”成为了一家“中央厨房”,外卖成为了餐馆的主营业务。
李剑告诉CCTV记者,入驻“饿了么”三年之后,现在“小厨小菜”已经覆盖了周边的27座写字楼和3所高校,每天中午能配送700单左右,餐厅每月的的营业额也达到了70万元,利润超过30万元。前不久,他还在中关村开了两家分店。
为什么入驻“饿了么”之后,“小厨小菜”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呢?
在接受CCTV记者采访时,“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表示,“饿了么”能够为“小厨小菜”这样的餐馆解决推广宣传、物流配送两大难题,同时,“饿了么”还能帮助餐馆科学管理订单,缓解租金压力,最终降低创业成本,实现规模增长。
1. “饿了么”解决推广宣传难题
张旭豪在节目中说,“饿了么”可以给餐馆导入大量用户。有了“饿了么”,餐馆再也不用沿街发传单,既省下了印刷和分发的成本,还规避了和城管发生冲突的风险。
据“饿了么”最新披露的数据,“饿了么”已经在全国260多个城市拥有约4000万用户。用户只需打开APP,就能看到周边数公里内的上线餐厅信息,最快只需十几秒钟就能完成选餐和支付。
2. “饿了么”解决物流配送难题
加入网上订餐平台之后,虽然餐馆收入会随着用户量和订单量的增长而稳步提升,但是配送所需的人力支出也会随之增加。而在“饿了么”的自配送团队和加入“饿了么”开放物流平台的第三方配送团队的帮助下,餐馆老板可以大幅节省配送所需的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截至目前,“饿了么”的自配送团队已经覆盖全国二十多个一二线城市,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20万人的第三方配送力量,为30多万家合作餐厅提供帮助。
3. “饿了么”解决订单管理难题
“饿了么”还独立开发了餐厅专用的管理系统,把餐厅的接单时间从3分钟缩短到了3秒钟,还能实现无线打印小票、菜品销量统计、餐厅库存管理等功能。
通过这个系统,餐厅经营者可以根据统计,知道哪些菜品销量好,哪些菜品销量差,进而对采购和加工流程进行优化。相对于电话订餐,网上订餐还有助于提高订单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错单产生的概率。
4. “饿了么”解决场地租金难题
张旭豪对CCTV记者说,“饿了么”还能够减少商户的租金成本。商户入驻“饿了么”之后,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商户就可以在并不是很好的地段租赁更小的店面,节约大量场地租赁资金,大大降低在餐饮行业的创业成本。
正如CCTV《财经周刊》主持人所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餐饮企业“有网不怕巷子深”。在“饿了么”的帮助下,像“小厨小菜”这样的奇迹还将继续上演,不知下次登上CCTV的又将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