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在地里 餐饮在园里
今年48岁的李传英家在孙集镇袁窦村,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位有着11年酒店管理经验的“大老板”。而他却选择在2012年回乡投身农业发展,并探索将特色种养、餐饮观光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的创业路。
顺势而为 盐碱涝地里“掘金”
“这一片地以前是村里的‘垃圾洼’。”李传英指着眼前的水产养殖塘对记者说。在袁窦村,这片位于村东南的盐碱涝地有100多亩,常年杂草丛生。2012年12月,李传英与村“两委”沟通协商,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承包,并注册成立了济南康农合作社,以此为基础,颐和生态园的建设工作在百亩盐碱地上破土动工。
李传英告诉记者,其中50多亩涝得厉害,索性顺势而为,再继续下挖了2米,成为天然的水产养殖区。另外50多亩则通过平整规划、土壤改良,将其打造成园区的蔬菜种植采摘区,并投资兴建了3个冬暖式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彩椒、韭菜等。
为了完善园区各项功能分区,2013年2月,李传英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餐饮服务区。第二年年春天,李传英在原有土地基础上,再次流转本村土地300多亩,规划建设了水果种植采摘区及家禽养殖区。至此,一个集瓜果蔬菜种植、水产家禽养殖、旅游采摘餐饮等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初步形成。
分类管理 盘活园区资源
2013年11月,园区餐饮服务正式投入使用。李传英组建了一支7人服务团队,并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制定了严格规章。在制度的严格约束下,生态园的餐饮区逐渐有了名气。
餐饮服务区火了,生态园内的其他功能区也按各自的管理规定发挥作用。李传英介绍,依托康农合作社,将蔬菜种植采摘区进行分类管理,即合作社投资建设的大棚,雇用当地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进大棚管理;社员自建大棚的,可由其本人独立管理,但必须严格执行合作社统一的施肥、用药等生产要求。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社员获益,生产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社员尹太吉来自孙集镇张庙村,是合作社第一批自建大棚经营户。去年,自家管理的一个菌菇种植大棚年纯收入5万多元。(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蓝姬慧 戴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