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将重资投入未来餐厅,中国特许经营店增至3152间
发布时间: 2019-08-06 12:41
净利润15.17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15.77亿美元,但高于上年同期的14.96亿美元;美国地区同店销售额同比增加5.7%,全球可比销售额增长6.5%,反映细分市场的可比销售额均实现强劲增长。
财报显示,对比去年Q2的数据,中国的特许经营店至今年Q2增加了352间,增至3152间,超过拥有2900间特许经营店的日本,目前是麦当劳除美国本部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7月29日,麦当劳股价盘中涨0.95%,收盘微跌0.01%,报214.98美元。上周五公布财报当日,麦当劳股价开市飙升至历史高位218.96美元,其后升幅收窄,收市仅升0.5%,报215.58美元。
美国总部:预计2019年为未来餐厅支出10亿美元
财报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的资本支出约为23亿美元,大约15亿美元将专门用于美国市场,其中近三分之二将分配给约2000个未来餐厅(EOTF)项目。
麦当劳首席财务官Kevin Ozan在2019年Q2投资者电话会议中透露,第二季度将600间餐厅改建为了未来餐厅,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1000项未来餐厅工程,预计全年共完成约2000项。
EOTF(Experience of the Future)未来餐厅是麦当劳“速度增长计划”的三个加速器之一,意在通过在餐厅引入触摸屏、手机订购、餐桌服务、送货上门和无线充电等服务,提供便利和个性化的选择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并融入绿色环保和节约能源的举措,从而提高每位顾客的访问频率和平均支出。
Kevin Ozan称,与 季度类似,未来餐厅带来的销售收益为美国的整体业绩做出了贡献,预计2019年剩余时间内将继续保持。
麦当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ve Easterbrook表示,现在已有超过8500家美国餐馆实现了现代化,未来将继续挖掘国际市场在EOTF餐厅方面的潜力。
此前,麦当劳在芝加哥一间未来风格的旗舰店开张引媒体热议,新店运用太阳能天顶板、节能型电器和烹饪设备等,落地玻璃外窗和木制元素的设计被指和苹果旗舰店类似。
麦当劳在2017年3月启动了“速度增长计划”,以应对全球消费格局的变化,提升质量、服务和便利性,该计划主要由未来餐厅、数字化和配送三项策略构成。
麦当劳中国成为“金拱门”之后
2017年7月,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和凯雷集团完成了对麦当劳中国的收购,运营和管理中国内地当时约2500家麦当劳餐厅,以及香港约240家麦当劳餐厅。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于当年10月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从收购完成的时间算起,麦当劳中国成为“金拱门”已经22个月。各方信息显示,麦当劳中国在被中信、凯雷收购后,在门店数量、配送和数字化等方面的增长与进步明显。
麦当劳2019Q2财报显示,比起去年Q2的数据,中国的特许经营店至今年Q2增加了352间,增至3152间,超过拥有2900间特许经营店的日本,目前是麦当劳除美国本部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而2017年之前,麦当劳在中国新开设门店的数量在每年200间左右,总数一直落后于日本。
成为“金拱门”之后,麦当劳中国还推出了“愿景2022”计划,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增至4500间,开店速度从2017年的每年约250间增加到2022年的每年约500间。
配送方面,麦当劳方面预计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麦当劳和其特许经营餐厅的外送业务将达到40亿美元。中信集团作为麦当劳在美国之外更大的特许经营企业,把大量资源投入外卖。
“在我们进入的 年,2017年外卖增长了75%,2018年增长了40%,今年 季度还是有大概25%的增长。外卖在整个麦当劳中国已经占了超过20%多的份额。”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懿宸在今年4月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称。
“我们还将继续从中国这一 发达的外送市场中学习,以帮助我们部署发展新外送市场,尤其是与餐厅运营相关的市场。”2019年1月,Steve Easterbrook在年度业绩收益投资者会议中表示。
在数字化方面,麦当劳中国在2017年推出了手机订餐app,据张懿宸称,“他允许我们和腾讯的小程序合作,我们用了6个星期就把这个app做出来了……到去年(2018年)年底为止,我们在这个app上已经有了7500万个会员,这在美国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中信作为积累了丰富跨界商业数据的综合性企业,在助推麦当劳中国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方面的进步。
在去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会议上Steve Easterbrook曾透露,中国市场经营着近3000家麦当劳餐厅,其中75%已经改造成未来餐厅。“愿景2022”规划,未来餐厅在中国覆盖率将提升到逾90%,为更多顾客提供数字化及人性化的用餐体验。
此外,“愿景2022”还规划有约45%的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不同于麦当劳在美国“从郊区包围城市”的发展走向,中国的麦当劳是从城市发展起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我们除了在一二线城市开店之外要加速下沉。”张懿宸说。
财报显示,对比去年Q2的数据,中国的特许经营店至今年Q2增加了352间,增至3152间,超过拥有2900间特许经营店的日本,目前是麦当劳除美国本部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7月29日,麦当劳股价盘中涨0.95%,收盘微跌0.01%,报214.98美元。上周五公布财报当日,麦当劳股价开市飙升至历史高位218.96美元,其后升幅收窄,收市仅升0.5%,报215.58美元。
美国总部:预计2019年为未来餐厅支出10亿美元
财报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的资本支出约为23亿美元,大约15亿美元将专门用于美国市场,其中近三分之二将分配给约2000个未来餐厅(EOTF)项目。
麦当劳首席财务官Kevin Ozan在2019年Q2投资者电话会议中透露,第二季度将600间餐厅改建为了未来餐厅,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1000项未来餐厅工程,预计全年共完成约2000项。
EOTF(Experience of the Future)未来餐厅是麦当劳“速度增长计划”的三个加速器之一,意在通过在餐厅引入触摸屏、手机订购、餐桌服务、送货上门和无线充电等服务,提供便利和个性化的选择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并融入绿色环保和节约能源的举措,从而提高每位顾客的访问频率和平均支出。
Kevin Ozan称,与 季度类似,未来餐厅带来的销售收益为美国的整体业绩做出了贡献,预计2019年剩余时间内将继续保持。
麦当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ve Easterbrook表示,现在已有超过8500家美国餐馆实现了现代化,未来将继续挖掘国际市场在EOTF餐厅方面的潜力。
此前,麦当劳在芝加哥一间未来风格的旗舰店开张引媒体热议,新店运用太阳能天顶板、节能型电器和烹饪设备等,落地玻璃外窗和木制元素的设计被指和苹果旗舰店类似。
麦当劳在2017年3月启动了“速度增长计划”,以应对全球消费格局的变化,提升质量、服务和便利性,该计划主要由未来餐厅、数字化和配送三项策略构成。
麦当劳中国成为“金拱门”之后
2017年7月,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和凯雷集团完成了对麦当劳中国的收购,运营和管理中国内地当时约2500家麦当劳餐厅,以及香港约240家麦当劳餐厅。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于当年10月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从收购完成的时间算起,麦当劳中国成为“金拱门”已经22个月。各方信息显示,麦当劳中国在被中信、凯雷收购后,在门店数量、配送和数字化等方面的增长与进步明显。
麦当劳2019Q2财报显示,比起去年Q2的数据,中国的特许经营店至今年Q2增加了352间,增至3152间,超过拥有2900间特许经营店的日本,目前是麦当劳除美国本部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而2017年之前,麦当劳在中国新开设门店的数量在每年200间左右,总数一直落后于日本。
成为“金拱门”之后,麦当劳中国还推出了“愿景2022”计划,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增至4500间,开店速度从2017年的每年约250间增加到2022年的每年约500间。
配送方面,麦当劳方面预计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麦当劳和其特许经营餐厅的外送业务将达到40亿美元。中信集团作为麦当劳在美国之外更大的特许经营企业,把大量资源投入外卖。
“在我们进入的 年,2017年外卖增长了75%,2018年增长了40%,今年 季度还是有大概25%的增长。外卖在整个麦当劳中国已经占了超过20%多的份额。”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懿宸在今年4月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称。
“我们还将继续从中国这一 发达的外送市场中学习,以帮助我们部署发展新外送市场,尤其是与餐厅运营相关的市场。”2019年1月,Steve Easterbrook在年度业绩收益投资者会议中表示。
在数字化方面,麦当劳中国在2017年推出了手机订餐app,据张懿宸称,“他允许我们和腾讯的小程序合作,我们用了6个星期就把这个app做出来了……到去年(2018年)年底为止,我们在这个app上已经有了7500万个会员,这在美国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中信作为积累了丰富跨界商业数据的综合性企业,在助推麦当劳中国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方面的进步。
在去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会议上Steve Easterbrook曾透露,中国市场经营着近3000家麦当劳餐厅,其中75%已经改造成未来餐厅。“愿景2022”规划,未来餐厅在中国覆盖率将提升到逾90%,为更多顾客提供数字化及人性化的用餐体验。
此外,“愿景2022”还规划有约45%的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不同于麦当劳在美国“从郊区包围城市”的发展走向,中国的麦当劳是从城市发展起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我们除了在一二线城市开店之外要加速下沉。”张懿宸说。
推荐资讯
相关新闻
最新信息
赞助商广告位